新闻频道八卦爆料

孙思邈简介,相传活到141岁才仙逝!(7)

八卦爆料
Tips: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长按图片存图
  虎守杏林典故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精研医学并兼通佛典,被誉为“药王”的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晚年曾云游于此。观其景物优美,民风淳朴,遂留恋忘返客寓郊寺,悬壶行医无欲求,施医无类,师承董奉为人治病不收钱,不受谢,惟望患者病愈后在寺旁植杏树三株,经年植杏树百亩,郁然成林,杏熟以杏易谷赈贫。此间,有虎伏跪求医,孙思邈首创“虎撑”治愈金簪卡喉之疾,虎有灵性,不复危害人畜,感恩为其守护杏林并充当药王坐骑。药王佩逝,虎绕寺哀啸三日,不知去向。
 
  孙思邈为人治病,救活了不少濒临死亡的人,加上他给穷人治病分文不取,其名声越来越大。一日龙王下界游玩,不意撞了蜈蚣窝,晚上龙王睡熟后,蜈蚣就钻入龙王头部顶鳞之下,直吸脑髓,痛得龙王死去活来。后被孙思邈以“一物降一物”的办法,用七七四十九只大公鸡为龙王消灭蜈蚣,医好了病痛,龙王病愈之后,腾身入云,为示答谢,使禹州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为了纪念药王孙思邈,禹州人民在城内建造一座“药王祠”,并刻制一通药王孙思邈坐于虎背之上为龙王治病的石碑。传说治病十治九愈。所以民间有“药不到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之说。为利用禹州这块“风水宝地”,全国各地药商纷纷投资禹州,在“药王祠”以北建立门面店铺,卖药行医,至今仍保留着一条约500米长的“药王祠街”,每年的三月药材交流会在此举行,盛况空前。
 
   唐代神医孙思邈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究竟活了多大岁数,向来说法颇异,迄今仍是一个悬案。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说孙思邈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卒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享年一百零二岁。
   其主要理由是:一,据《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癸酉岁(咸亨四年,673),诗人卢照邻曾留居孙思邈宅,时孙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按癸酉年孙思邈九十三岁逆推,他的生年当在开皇元年,即辛丑岁。但这与孙思邈自述“开皇辛酉岁生”不合,查辛酉岁,是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如以辛酉岁生下推,到癸酉年,孙思邈是七十三岁,与癸酉岁年九十三的说法相异。从常理推断,“辛丑”易讹为“辛酉”,而“七十三”很难误作“九十三”。因此,孙思邈生年定为开皇元年。二,《旧唐书·孙思邈传》曰:“永淳元年卒。”《新唐书·孙思邈传》则云:“永淳初,卒,年百余岁。”可见,孙思邈享年绝不会超过一百一十岁。既然孙思邈生于开皇元年,卒于永淳元年,那么他的享年当为一百零二岁,而与癸酉岁年九十三的说法也相吻合。
    一说孙思邈的生年在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左右,卒年仍为永淳元年,享年一百二十余岁。其主要根据是:一,依《旧唐书·孙思邈传》,北周宣帝时孙思邈以王室多故,隐居太白山。隋文帝杨坚辅政,征为国子博士,但孙思邈称疾不出仕。按周宣帝即位于建德七年(578),次年禅位于静帝,而杨坚辅政是在大象二年(580),故孙思邈生于开皇元年的说法令人怀疑。二,魏徵等于唐太宗贞观时奉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曾屡次询访孙思邈,而他“口以传授,有如目睹”。
    按修史人员如姚思廉生于557年,李百药生于565年,他们熟知前代史事,难道还会一再询访比自己小一、二十岁的孙思邈?三,《旧唐书·孙思邈传》说:“询之乡里,咸云数百人,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 百岁人矣。”据史推之,孙思邈当生于557年左右,则列传中的有关史事大多可以讲通。若其的确卒于永淳元年,那么孙思邈的享年应为一百二十余岁。他精通医术,善于保养,长寿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