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社会百态

汶川地震捐款排行榜,跨国公司铁公鸡遭千夫所指!(4)

社会百态
Tips: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长按图片存图
  冷思:捐赠差异背后的秘密
 
  风波事出有因。慈善观念、捐赠方式的差别一定程度上铸成了这次在中国慈善发展史上留下鲜明一笔的"误会"。
 
  虽然惠普、三星、沃尔玛、家乐福、诺基亚、壳牌、索尼等企业在第一时间段(5月13日前后)捐赠额一般在100万-300万之间,跨国公司之所以在此次赈灾中备受指责主要基于捐赠数额较少以及反应速度较慢。
 
  让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是,当社会各界为了灾区进行捐助"竞赛"的同时,跨国公司处于一次次的沟通与观望中。面对如此的尴尬,跨国公司连连叫苦。繁杂的审批制度以及程序在灾难面前让跨国公司陷入了不堪的境地。而实际上,很多跨国公司在慈善捐赠时更注重企业战略的执行。
 
  一位跨国企业社会责任部负责人表示,跨国公司在华捐赠项目都需要一级一级地向总部报批,程序比较多,数目达到一定额度,还需要董事会开会决定。
 
  除此之外,跨国公司更加注重捐赠所产生的影响。捐赠效益最大化是跨国公司一致追求的目标。
 
  "没有一家企业会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来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他们必须选取和自己的业务有交叉的社会问题来解决。"对此,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作出分析,如果公司只是为了"做好人"就捐出大量的金钱用于社会事业,那么他们就是在浪费股东的钱财,这样做并非长久之计。
  外资企业将社会捐赠看成企业的社会投资,使企业与社会积极互动、互利的一种行为。他们通常把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领域纳入公司捐赠的核心计划,通过一整套规范化、制度化的持续性运作机制而取得成功,这被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方式。
 
  美国商务社会责任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周卫东表示,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客观上对慈善捐助等行为构成了制约。企业慈善捐赠更多的是一个文化、制度积淀的结果,因此需要时间去引导和促进。
 
  改变:外企更加注重信息公开
 
  汶川地震三周年,各种在建项目都已进入收官之际,三年时光也已经冲走各种不理智和喧嚣。在这个时候来回顾三年前的那场铁公鸡捐款风波,更能够拨开浓雾,看清楚事情本质。
 
  在《公益时报》记者和当年"铁公鸡排行榜"上榜企业相关人员谈起当年捐款风波时,他们大多充满警惕和防备:这事情不都已经过去了吗?干嘛还要提?
 
  看来,尽管当年外企们的"父母官"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回应赈灾募捐国际铁公鸡排行榜时,曾明确给予上榜外企们"正名",并证实这些企业成百上千万元的捐赠。也并不能让这些上榜外企们可以安稳,彻底忘记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