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百科

都市工匠之神,哪些街巷是以工匠命名的?(4)

有趣百科
Tips: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长按图片存图
  皮匠胡同今称王皮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前门大街,西至煤市街。《北京市宣
 
武区地名志》载:“王皮胡同在明即已存在,属正西坊。其名称来历,据说是因一姓
 
王的皮匠居此而得名。”皮匠是早年间京城最常见的匠人,俗称补鞋匠,以皮革制作
 
或修理皮鞋、皮货、皮件谋生,尽管使用的工具只有锤子、钉子、剪刀等,但同样属
 
于技术性较强的行当。王皮胡同最初称王皮匠胡同,万历年间胡同东口住着一位缝制
 
靴鞋的王皮匠,为人和善,手艺娴熟,因而远近闻名,这条胡同遂被称为王皮匠胡同
 
,后称皮匠胡同。清末民初,这里曾是“八大胡同”之一,1949年11月北京市彻底取
 
缔妓院后,被改称王皮胡同。
  绳匠胡同即菜市口胡同,据《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载:该胡同“建成于明时,
 
属宣南坊。当时称绳匠胡同,因有制绳为业的工匠居此,故名……”清乾隆时期的地
 
图上称神仙胡同,清朝晚期逐渐讹称为丞相胡同。1965年整顿街巷名称时因距菜市口
 
甚近,改称菜市口胡同。绳子是人们生活中最常使用的物品,而从事绳子制作(北京人
 
多俗称打绳)的匠人被称为打绳匠或绳匠。打绳就是将麻绳、草绳等作为股绳,然后将
 
三股股绳放置在自制的工具上,慢慢拧成一条绳。绳匠的劳动强度较大,一天劳作下
 
来,常常是腰酸腿痛,清末一首《竹枝词》曾有这样的描写:“呖呖碌碌摇绳索,摇得
 
手酸臂膊曲。小绳尚易大绳难,千摇万摇难收束。古言系日须长绳,此绳如何摇得成
 
。乃知有意将人警,系日天绳日易沉。”绳匠胡同长达一里许,曾有数十家制绳作坊
 
,最多时有绳匠五六百人。
  针匠胡同位于东直门大街北侧,据《北京市东城区地名志》载:“针线胡同,明
 
朝属北居贤坊,称针匠胡同。清朝属镶黄旗,称针线胡同。民国后沿称。”过去人们
 
穿的衣衫均为手工缝制,所谓针匠并非制作针的师傅,而是“裁缝”的别称,即做针
 
线活的匠人。早年间京城的大街小巷里有不少裁缝铺,也称针匠铺或针线铺。据传针
 
匠胡同里的针匠铺是嘉靖年间一位来自扬州的宋姓裁缝开的,其裁剪技术极为精湛,
 
甚至连王府里的人也来他的铺子里做活儿。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盘点的都市工匠之神,哪些街巷是以工匠命名的?俗话说,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猛一下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家可能还不相信,可
 
是如果一旦有人在最卑微的职业中创建了最伟大的成效,大家还觉得它是卑微的吗?
 
所以说不管什么职业没有好坏高下之分,只有我们做不做得好之分!